您的位置:葡萄酒商务网 > 资讯 > 名人专访

大神 • 林裕森

葡萄酒商务网 www.seekwine.cn 发布时间:2017-07-04 17:39:14

初夏时节是上海一年中最林黛玉的时候,梅雨不断,空气湿潮,让人有一种逃离社交、躲进洞穴的冲动。而我那天却很高兴冒雨前往浦西的四季酒店。离开办公室之前,我很夸张地告诉我的意大利同事:我要去采访这个世界上最有才华的男人。她问,是你男神吗?不是,我男神太多,孙悟空和谢耳朵也都是我男神,他是大神。没有理会她一脸好奇宝宝的表情我就溜了。是的,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林裕森是华语圈最有才的葡萄酒作家,而且是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之士。



比男神还高出一个段位的大神自然不止我一个迷妹,排在前头的姑娘明明已经超出了采访时间了,却仍坐在椅子上不动,临走之际还拿出一本大神的书要签名…所以轮到我的时候,我已经坐在远处听了两遍酒店钢琴师弹奏的《凉凉》和《成都》,顺便还在大神的网站上浏览了一圈。


努力把“不正经”变成“正经”


在一个连三流网红都有百度百科链接的年代,林裕森在上面的介绍却罕见的简短,几行文字,连照片也没有。上面找不到关于他家世、生活面貌和社交的长篇累牍的描写,更没有八卦和争议。对于一个著述颇丰的葡萄酒作家而言,这个名人科普确实有些“寒酸”,但这又跟他常年低调的行事作风吻合。林裕森只在纸媒杂志发表文章,鲜少接受采访,更毋论微博、微信公众号。“去年底在脸书上开通了粉丝群,但社交媒体有时很干扰写作,所以我会刻意保持距离”


似乎很少有人知道那个真实的他,在成为林裕森之前的那个人。幸而与他合著过两本书的台湾美食作家谢忠道分享过一些点滴,谢和林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大学念书时相识,一个从念哲学改念葡萄酒,一个从念电影文学改写美食,两人差不多同时开始出道。


台湾美食作家谢忠道


我生性疏懒,好逸恶勤,总是挑最容易的事做。他(林裕森)正好相反,总是找最跟自己过不去的事情挑战。写一个产区的葡萄酒,他会存好几年的钱,就为了去那里待上半年一年亲身访问当地酒农,实地拍照,彻底融入那里的人文环境,然后才写。


他曾经在半夜从波尔多某荒凉的停车场打电话跟我说,因为被安排独自住在一个八百年的古堡,窗户打开面对一片冰冷月光下的墓园,半夜从古堡仓皇逃出,睡在停车场里;也曾在冬季的勃艮第打电话给我,说他租的房子太冷,冷到开暖气屋内温度还在十度以下...也曾从巴塞罗那打电话求救,因为被抢,他刚在意大利采访巴萨米克醋,白松露等拍的胶卷全被偷了,两个多月的工作付诸流水...


大概只有我知道,他的书[城堡里的佳酿],[酒瓶里的风景]和[欧陆传奇食材]是这样写出来的。我没有认识另外一个作家是这样的。


原来那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文字是这样换就的,原来令大多数人仰慕的游历背后藏着这么多艰辛。“葡萄酒作家看起来像一个‘不正经’ 的职业,台湾的葡萄酒市场很小,其实供不起一个全职的葡萄酒作家,所以我只能很努力的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正经’”,他说完后勾着嘴角笑笑。


20年来走访了全世界数千家酒庄,现在他每年依然至少花2-3个月的时间出游和安排采访,这也是为什么他在讲课时和书中分享的都是亲身经历过的独家记忆。今年受法国食品协会Sopexa之邀来大陆开课,参加者人手一本的讲义厚达23页(A4纸尺寸),密密麻麻全是字,无图,而且都是繁!体!字!(经此发现以往看起来很累的繁体字竟有一种涓涓然、汩汩然的美感)


身为葡萄酒作家


在你看来,葡萄酒作家和酒评家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我觉着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其实现在大部分的葡萄酒作家最后都变成了酒评家,大部分的葡萄酒杂志到最后都变成了采购指南,我觉着有点可惜。因为葡萄酒是一个很多元化、有趣的东西,它可以有很多切入点和可能性,只是在商业上人们更追求直接的效果。现在读者也越来越习惯打分数式的酒评,不太有耐心去读内容(酒评本身)。酒评最后变成了很多酒款、分数之间的相互比较,这种模式最终也改变了大家看待酒评的态度。”


“酒评家更侧重于critic的一面,葡萄酒作家则像是葡萄酒这个行业的寄生虫,如果没有葡萄酒,就没有这个角色的存在,我对自己的定位是: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葡萄酒,传递来自葡萄酒的信息。”他说自己很不擅长也不习惯写酒评,更不愿把个人的饮酒报告公之于众,是一个没有能力写酒评的葡萄酒作家。更乐意去专研某一个有挑战性的领域,然后任性的死磕到底。


“过去20年来,我深陷于以理性主义为基地、非常讲究古典主义的西方葡萄酒审美观众,因而带着许多难以破除的成见。但随着对葡萄酒的认识越来越深,我得以欣赏更多样风格的葡萄酒,也越着迷于酒中的弱滋味与淡、净、素、雅的价值,特别是在外张的酒风之外见到内敛之美。”    --《弱滋味》


这次演讲的主题-自然酒的发展,他说自己就是花了很多时间走访和品饮,通过慢慢理解和参悟,最终找出了欣赏这类葡萄酒的切入点。在课堂上,他用老子 “无为而治”来解释自然酒倡导者Alberto Antonini提出的酿酒理念-“less is more”。表示,自然酒流派最厉害之处在于它可以在我们这个时代引起了一些改变,带给更多人启发和灵感。


自然酒流派的葡萄园


“我们现在都是葡萄酒世界的一个成人,并非这个世界之外的人,那我们可以为这个行业提供什么?你有想过这个问题吗?”他没有等我回答就继续说了下去,但是这个问题却让我震了一下,长久以来,我似乎都对国内葡萄酒媒体逼仄的生存空间有些怨怼,却从未想过如何能为身处的环境做点什么。“我们可以透过我们的思想和文化为这个行业注入更多元素,让它变得更多元化,我觉着这是蛮有意义的事情,当一个盲点能通过我们注入的视角被解决时,它会变得很珍贵,很有创造性。即使只有一点点改变,这个改变也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深度是藏在表面的责任感,望着对面这个脸上略显疲惫的中年男士,我却从他身上瞥见了一个葡萄酒作家不经意间流出的对所身处时代的思考和慈悲。


“农夫型”创作者?




台湾当代著名小说家李昂在推荐《弱滋味》时,说林裕森的文字是饮食散文领域唯一足以媲美蔡珠儿(台湾美食作家)的作者,并称“林裕森有这么好的文字书写能力,是在我读了「弱滋味」后,惊奇的大发现。过往常见的是他对葡萄酒专门知识的书写,精准确实;但「弱滋味」里文字的抒情,让我这个写了四十几年的小说作家,都眼睛一亮。”


但在聊天过程中,林大神却说他觉着自己没有文字上的天赋,写不出那种有感染力的文字,写葡萄酒教科书要比写散文快很多,偶尔也有采访完无限期拖稿的情况(“好像很对不起那些接受采访的人,”他略显调皮的补充道)。我并不认为他在故意守拙或自谦,而是清楚了解自己的长短板,且能坦然面对。勤奋比天赋更重要,世间不乏天资聪明之辈,最后卓有成就者无不都是些死磕到底的家伙们。就连谢忠道都表示:“更让我佩服的是,我们虽然同时写作出书,他(林裕森),无论在文笔、摄影、理念各方面,都一直在进步。”


“我写不出诗来,但偶尔会在酒里读到几分诗意,特别是在一些看似质朴简约,滋味单薄的葡萄酒里。我总相信,没有一分懒散、没有一点儿空白,那飘着薄雾,可以凝视终日的远山风景在我们的酒杯中永远不会显现。”--《弱滋味》


大音乐家Brian Eno曾说,艺术创作分两种类型,一种像农夫,一种像牛仔。起初我认为林裕森偏向“牛仔型”:到处游历冒险、敢于探寻新领域,像个独行侠。现在我发觉他身上更有‘农夫型”作家的一面:远离社交媒体,安心养地耕作,静待收获。从1996年出版第一本书以来,至今已经出版了14本书,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不是很高产,也不是太低产”。


林裕森是一个很好的采访对象,他会对你提出的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像个孩子般毫无保留的倾囊而出。我很后悔去采访之前没有读他的《弱滋味》,或许这样更能好好地跟这个“大半青春全都挥霍在葡萄酒里”的灵魂交流;我也很庆幸在去之前没有读,甚至连采访提纲也没交,规避了提问和回答如同算计好的应酬式套路。我毫无章法的出招,你随心所欲的接招,反而不期而遇更多哲思和豁然。心生忏愧的是我绝非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更像个心悦诚服的讨教者。

   出处:乐酒客lookVin     作者:鱿鱼面馆

最新资讯

 知名商家

 

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