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葡萄酒商务网 > 资讯 > 文化

李华:中国葡萄酒到底属于什么世界?

葡萄酒商务网 www.seekwine.cn 发布时间:2016-11-09 09:44:17

人类有意识地酿造葡萄酒是在新石器时期(公元前8500~前4000)。

最早葡萄酒生产的证据出现在的中国(公元前7000年前)、格鲁吉亚(约公元前6000年),伊朗(约公元前5000年),希腊(约公元前4500年)和亚美尼亚(约公元前4100年)等地的考古遗址。

在埃及的古墓中所发现的大量珍贵文物(特别是浮雕)清楚地描绘了当时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情景。
最著名的是Phtah Hotep墓址,据今已有6000年的历史。西方学者认为,这是葡萄酒业的开始(Vine,1981)。


在2001年的考古工作中,舞阳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7000年)浮选出了葡萄的种子。中美科学家(McGovern. et al. 2004)在对贾湖遗址的16件陶器内壁附着物萃取出的有机样本进行检测后,发现其中的13件在红外光谱分析和高效液相层析时,都显示出和近东地区最早的酒非常接近的红外线结果。所谓近东的酒,指的是沉淀酒和一种混合了产自地中海的葡萄酒、大麦啤酒和蜂蜜酒的饮料。在这些陶器上检测出大量的酒石酸和酒石酸盐的成分,除了可以推测出是葡萄酿制的酒以外,山楂作原料也可以达到同样的化学结果。但是野生葡萄种子是贾湖遗址发现的最重要的远古水果,而山楂种子在贾湖遗址则没有被发现,葡萄很可能因其芳香甜蜜而被用于这种混合饮料的酿造。这是葡萄用于酿酒的中国最早,目前也是世界最早的考古证据。比在现今伊朗境内扎格罗斯山发现的古代苏美尔人留下的公元前5400年的盛葡萄酒陶罐最少要早上3500年的历史。



贾湖遗址发掘出的陶器类型也很丰富,有夹砂陶、泥质陶、夹碳陶、甲蚌或骨屑陶、夹云母片和滑石粉陶五大类。而且陶器中有少量尖底类,虽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尖底,接地处蹾出一个小平面。这些陶器的种类和形状具备了充当酿造葡萄酒的容器的条件(吕庆峰、张波,2013)。

公元前2000年,古巴比伦的哈摩拉比王朝的法典中已有对葡萄酒买卖的规定,对那些将坏葡萄酒当作好葡萄酒卖的人进行严厉的惩罚。这说明当时的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已有相当的规模,而且也有一些劣质葡萄酒充斥市场。
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一些航海家从尼罗河三角洲带回葡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并逐渐传开。公元1000年前,希腊的葡萄种植已极为兴盛。希腊人不仅在本土上,而且在其当时的殖民地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也进行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

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把小亚细亚原产的葡萄酒,通过马赛港传入高卢(即现在的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然而在当时,高卢的葡萄酒生产并不很重要。
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后,很快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迅速传遍法国、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国莱茵河流域地区,并形成很大的规模。至17个世纪以后的今天,这些地区仍是重要的葡萄和葡萄酒产区。

15至16世纪,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入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和美洲等地。据“The Discovery of America in The Tenth Century”一书记载,公元1000年,Leif Ericson 从冰岛出发,穿过大西洋,来到美洲,发现了大量的野生葡萄。

16世纪中叶,法国胡格诺派教徒来到佛罗里达,开始用野生葡萄(Vitis rotundifolia)酿造葡萄酒。

公元16世纪,西班牙殖民将欧洲种葡萄(Vitis vinifera)带入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和亚利桑拉。

公元16世纪,英国殖民将栽培葡萄带到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但尽管作了多次努力,由于根瘤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侵袭,以及这一地区的气候条件,欧洲葡萄的栽培失败了。

公元19世纪60年代,是美国葡萄和葡萄酒生产的大发展时期。1861年从欧洲引入葡萄苗木20万株,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了葡萄园。但由于根瘤蚜的危害,几乎全部被摧毁。后来,用美洲原生葡萄作为砧木嫁接欧洲种葡萄,防治了根瘤蚜,葡萄酒生产才又逐渐发展起来。

现在南北美洲均有葡萄酒生产,阿根廷、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以及墨西哥均为世界闻名的葡萄酒产区(李华等,2007)。
中国是葡萄属植物的起源中心之一。全世界葡萄属植物有80余种,原产于中国的就有42种1亚种12变种。例如分布在中国东北、北部及中部的山葡萄,产于中部和南部的葛藟,产于中部至西南部的刺葡萄,分布广泛的蘡薁等等,都是野葡萄(李华,2008)。因此,在9000年前,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先民用野葡萄酿酒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酒,于1980年出土于河南罗山天湖的商代(约公元前12世纪前后,距今3000多年)古墓。在这个古墓里,发掘出一个密闭的铜卣,里面盛满液体。经北京大学化学系检测,该液体乃是保藏了3000多年的葡萄酒(吕庆峰、张波,2013)。这也代表了字新石器时代以来已经形成的葡萄酒酿造技术的延续。
在世界范围内,葡萄酒的最初起源地在东方,而且是多个中心,包括中国、叙利亚、土耳其、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伊朗等国家。葡萄酒由远东传入欧洲,然后又由欧洲传入远东和世界其他地区。因此,远东(主要指中国)是葡萄、葡萄酒的起源地,欧洲则是“后起源中心”,即栽培葡萄品种的后驯化与传播中心(陈习刚,2009)。

葡萄酒在中国的发展

从理论上讲,葡萄浆果落地裂开后,果皮上的酵母菌就活动,酿酒也就开始了,而根本不需要人为加工。正是因为如此,葡萄酒才成为已知的最古老的发酵饮料。也正因为如此,在人类起源的远古时期就有了葡萄酒(李华,2005)。而中国是世界人类和葡萄的起源中心之一,因此,葡萄酒应是“古而有之”了(李华,李甲贵,2000)。McGovern et al(2004)的研究结果不仅证明了这一观点,而且还证明中国人可能在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

中国古代曾将葡萄叫做“蒲陶”、“蒲桃”、“葡桃”等,葡萄酒则相应被叫做“蒲萄酒”等。此外,在古汉语中,“葡萄”也可以指“葡萄酒”。关于葡萄两个字的来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葡萄,《汉书》作蒲桃,可造酒,人酺饮之,则醄然而醉,故有是名”。“酺”是聚饮的意思,“醄”是大醉的样子。按李时珍的说法,葡萄之所以称为葡萄,是因为这种水果酿成的酒,能使人饮后醄然而醉,故借“酺”与“醄”两字,叫做葡萄。

中国最早对葡萄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诗·周南·蓼木》:“南有蓼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诗·王风·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诗·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所反映的时代上起殷商(约公元前17世纪初——约公元前11世纪),下迄春秋,前后七、八百年,共收诗歌305篇。由以上三首诗歌可知,在《诗经》所反映的时代,我国的葡萄栽培已处于野生葡萄的驯化阶段,人们不仅已经知道采集并食用各种野葡萄,还有了人工栽培野葡萄。

《周礼》是儒家经典之一,搜集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并添附了儒家政治理想。《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以时敛藏之。”郑玄注:“果,枣李之属。蓏,瓜瓠之属。珍异,蒲桃、枇杷之属。” 这样,在约3000年前的周朝,我国已有了家葡萄和葡萄园,人们已知道怎样贮藏葡萄。在当时,葡萄是皇室果园的珍异果品。
中国引入欧亚种葡萄(Vitis vinifera)始于汉武帝建元年间。汉武帝遣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前119年),从大宛(中亚的塔什干地区)将葡萄引入。引进葡萄的同时还招来了酿酒艺人,从事葡萄酒的生产。

中国的栽培葡萄主要由西域引入,先至新疆,经甘肃河西走廊至陕西西安,其后传至华北、东北及其它地区。但直到唐朝盛期,中国的葡萄酒生产才有了很大的发展。唐朝著名诗人,如王绩、白居易、李白等,都有咏葡萄酒的著名诗句。

如果我们以欧亚种葡萄的引进,作为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起始点的话,那么从汉武帝建元年间张骞从西域引进欧亚种葡萄,到清末民国初的二千多年,中国的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的发展大致上经历了以下五个主要的阶段(李华,李甲贵,2000):汉武帝时期:葡萄酒业的开始和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葡萄酒业的恢复、发展与葡萄酒文化的兴起;唐太宗和盛唐时期:灿烂的葡萄酒文化;元世祖时期至元朝末期: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的鼎盛时期;清末民国初期:葡萄酒业的转折期。
中国葡萄酒虽然已有漫长历史,但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始终为农村副业,产量不大,未受到足够重视。直到1892年华侨张弼士在烟台栽培葡萄,建立了张裕葡萄酿酒公司,中国才出现了第一个近代新型葡萄酒厂。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葡萄和葡萄酒事业才有了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从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前苏联引进了数百个鲜食和酿酒葡萄品种。自80年代以来,又从西欧引进了一些世界著名酿酒品种。中国的葡萄育种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展。经过广大葡萄和葡萄酒工作者的努力,中国已形成了甘新干旱地区、渤海沿岸平原地区、黄河故道及淮河流域地区、黄土高原干旱地区以及长江以南的攀西地区和云南高原等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基地。葡萄酒在中国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之,中国是世界葡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葡萄栽培历史和连绵不断、光辉灿烂的葡萄酒文化。但葡萄和葡萄酒产业的再次崛起却是近30年的事情。与世界下滑的趋势相反,中国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增长势头强劲。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的统计资料,2013年中国葡萄种植面积68万ha,葡萄产量1150万T,葡萄酒产量118万T,葡萄酒消费量241万T,分别比1986~1990年间增长4.5、14.2、4.3、6.4倍,分居世界第四、第一、第七和第五位(OIV,2014),成为稳定全球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主要动力,已进入世界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大国行列。但世界葡萄产业以葡萄酒为主,而中国的葡萄73%为鲜食葡萄,用于酿酒和其他加工的不足30%。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已经进入调整结构、优化产品的稳定发展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葡萄酒及其文化的逐渐认同,葡萄酒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其需求量呈增长趋势,这也带动了葡萄产业的发展。中国消费者正在成为世界葡萄和葡萄酒消费的生力军和推动者。国内大量葡萄酒庄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国际葡萄和葡萄酒投资商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中国:葡萄酒古文明世界

从葡萄酒的起源和传播的路径可以看出,葡萄酒的最初起源地在东方,而且是多个中心,包括中国、叙利亚、土耳其、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伊朗等国家。葡萄酒由远东传入欧洲,欧洲最早种植葡萄和酿酒的国家是希腊。罗马帝国的扩张使葡萄和葡萄酒传遍欧洲(罗马军队以剑和酒壶征服了整个欧洲)。一直到15至16世纪,才由当时海上霸主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等的航海家传入它们的殖民地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南北美洲等地。因此,英国著名的葡萄酒作家Mr. Huge Johnson将世界上所有的葡萄酒生产国家分为旧世界葡萄酒生产国和新世界葡萄酒生产国(Johnson and Robinson,2008)。旧世界(Old World)葡萄酒生产国主要指的是欧洲的葡萄酒生产国,它包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葡萄牙、奥地利、匈牙利等在内的传统的葡萄酒生产国,新世界(New World)葡萄酒生产国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南非等新兴葡萄酒生产国。
法国对外贸易顾问委员会(CNCCEF)2010年发表的研究报告《走向2050年的葡萄酒世界》,提出关于葡萄酒的三个世界划分,除了原来的“旧世界”和“新世界”,还有一个“新新世界(New New World)”,包括了中国、巴西、印度、东欧和北非。报告称,随着气候暖化、市场需求、消费趋势和葡萄酒生产等方面的变化,正在崛起的“新新世界”将对“新世界”和“旧世界”构成挑战。

而实际上,中国有文字可考的葡萄酒文化上可查到夏末商初。夏朝末代皇帝桀的统治灭于沉于酒色,荒于朝政。夏这个部落是从山西高原走出来的,夏人喝的酒除少数谷物发酵(醪)外也应该是果类发酵酒,包括葡萄酒。山西高原至今都是中国酿酒葡萄的主产区之一。


商人末代皇帝纣王灭(酒池肉林)与夏桀一样的原因,都是酒,甚至都是葡萄酒惹的祸。因为葡萄酒在果酒中最可称为玉液琼浆。夏商两代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101年,距今四千年前。可称作中国葡萄酒文化有文字可查的上限之一。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考证的最早中国葡萄酒存在时代是9000年前,到公元前二千年的夏代这5000年的时段可称为中国葡萄酒文化的第一时期,夏、商、周三代的二千年可称为第二时期。秦统一中国至西汉武帝通西域才真正开启了中国的葡萄酒产业。


所以,中国葡萄酒的起源于9000年前,葡萄酒产业开启于2000年前。纵观汉武帝时期至清末民国初的2000多年,中国的葡萄酒产业经历了从创建、发展到繁荣的不同阶段,其中,有过繁荣和鼎盛,也有过低潮和没落,与之相随而行的是绵延不断、流传至今的灿烂的中国葡萄酒文化。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的民族文化,并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真实地记载和再现了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葡萄酒业—传统民族产业—的繁荣。


因此,在全世界葡萄酒大家庭中,中国既不属于“旧世界”,也不属于“新世界”,更不属于“新新世界”,而是属于“古文明世界(Ancient World)”。

目前,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葡萄酒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我们相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葡萄酒古文明世界的中国,将会青春焕发,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葡萄酒文化。

   出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第6期     作者:王华 宁小刚 杨平 李华

最新资讯

 知名商家

 

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