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葡萄酒商务网 > 营销 > 营销圈

营销圈

老蠹:波尔多期酒投资

2014-10-30 14:43:41
   在过去的一年里,波尔多名庄酒期酒价格无数次地刷新着历史记录,而随着更多的东方买家(中国投资客与中东石油富豪)的涌入,期酒的交易已经是每个想在红红火火的葡萄酒行业里面分一杯羹的商家的不二选择了。

    在葡萄酒的专业圈中,去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期酒不可思议的暴利,以拉菲为例,2009 年份拉菲期酒在2010年6月18 日星期五酒庄的第一轮开盘报价为450 欧元,接着的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到6 月21日星期一Liv-ex(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复市,在伦敦市场已经被炒到1297 欧元/ 瓶,隔日又被拉高到13232 英镑/ 箱(按当时汇率折1346欧元/瓶),也就是说期酒才开盘三天,就升了3倍,现在Liv-ex的参考报价是1970欧元/瓶。

    在过去的一年里,波尔多名庄酒期酒价格无数次地刷新着历史记录,而随着更多的东方买家(中国投资客与中东石油富豪)的涌入,期酒的交易已经是每个想在红红火火的葡萄酒行业里面分一杯羹的商家的不二选择了。

    今年4月份,我应邀到波尔多考察期酒市场,现将所见所闻与读者们分享。

    什么是期酒?

    期酒,也称酒花,法语En Primeur,英语 Future wine。

    期酒是波尔多葡萄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存在并运行了数个世纪,也是经纪人制度的精髓。

    波尔多葡萄酒古老的销售模式是:酒庄→经纪人→酒商,酒庄是不直接销售葡萄酒给酒商的,他们仅面对经纪人。

    经纪人是酒商和酒庄之间的桥梁,其作用是为酒庄寻找客户和为酒商挑选酒庄,同时还负责协调价格。

    酒商向经纪人购入葡萄酒后,再通过自己的销售网络,将葡萄酒卖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为了保证本地酒商的利益,大多数的酒庄不直接跟外来酒商打交道,外来酒商只有通过本地酒商才能买到波尔多葡萄酒,三者间的合作经过数百年的磨合,可以说是配合默契、无可撼动。

    这种制度的最先考虑首先是酒庄可以安心地专注于生产,保障酒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从前,葡萄酒的销售并不象现在这样容易,往往会出现好的年份,大家哄抢,差的年份,又无人问津,于是,最终完美的解决方案就是,酒庄会固定十几个乃至几十个经纪人,酒庄在葡萄收成的次年,在葡萄酒尚未正式上市之前就售与经纪人,经纪人必须保证每年都购买这样的期酒,同时,酒庄也必须保证每年都有相应数量的葡萄酒卖给经纪人,这就是所谓的配额,酒庄不能直接销售给酒商,而如果经纪人没有完成自己配额的购买,那么明年将会被取消配额,也就失去了继续购买的资格,“期酒”与“配额”就是名庄酒销售模式的核心,近年来不断的有人跟我讨论筹集资本到波尔多炒酒的问题,实际上根本就不明白:你再有钱,出价再高,酒庄也是不会卖酒给你的。

    这样的传统到了1945年终于约定俗成为现在的交易方式,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当时波尔多很多酒庄亟需重建却阮囊羞涩,于是每年的4月,邀请葡萄酒业内的专业人士和品鉴专家来品尝前一年收获的葡萄酿造的新酒,进行评定和打分,这些在橡木桶内陈酿了半年左右,有了一定结构和风味的葡萄酒,根据专业人士的评定而定出一个以较低廉的价格销售给经纪人,经纪人须在当年付清款项,2年之后拿到已经装瓶的葡萄酒。以2008年木桐庄为例,当年的葡萄在9月采摘,酿造后放置于橡木桶内陈酿几个月,于2009年4月开始,进行专家评分,主要以帕克的分数为主导了,在5月份分数出来之后,酒庄会陆续公布期酒的价格,并按原先订好的配额销售给经纪人,经纪人这时必须支付10%-20%的定金,到了7-8月份,经纪人又必须支付30%-40%的货款,到年底再支付余下的全部货款,也就是说分三次付完所有的货款,而这中间,经纪人可以在任何时候将期酒根据市场的价格转卖货权给酒商,酒商之间也可以相互转让,就象股票交易市场一样。

    在当时,期酒交易是为了让酒庄提前获得重建的资金,现在酒庄的经济实力虽然今非昔比,但是以配额和期酒为核心的酒庄→经纪人→酒商的交易模式却更加稳固有序。

    2010年期酒

    由于2008年及2009年连续两年期酒都有超过3倍的回报率,所以2010年的期酒就更是万众瞩目了,早在去年底,就有预测开盘的价格至少比上年度上涨50%。

    名庄期酒的品尝会循惯例在2011年4月4日至9日在波尔多举行,有来自65个国家逾5000名专业人士参加,由于列级酒庄(Grand Cru)是不直接销售葡萄酒的,也就极少直接邀请国外的酒商,故此,想要参加次盛会,正常来说,都是经纪人的邀请。

    我的老朋友、Louis Vialard的老板Eric先生是家族渊源久远的经纪人,一直看好中国市场,希望我能写点正确介绍期酒的文字,早在去年就邀请我观摩今年的期酒品尝会,恰好有几位朋友也想我能带队前往,于是,过完春节我就正式向Eric提出要求,出乎意料的是,Eric给我作了极其隆重的安排:为期一周的期酒品尝方式是将所有的名庄酒按区域分别集中在几个会场,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品尝,期间由于访客量太大,许多酒庄都不对外接待,即使勉强接待也是匆匆应付而已,所以,为了能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到酒庄访谈,Eric特意提议让我在4月9日品尝会结束之后再到波尔多,且保证五大名庄都会给予接待,对于这样的提议,我当然是无法拒绝,于是,4月10日坐飞机从香港到巴黎,然后转高速火车直达波尔多。

    我先后访问了包括拉菲、拉图、玛歌、木桐、红颜容、白马、金钟及Clinet等在内的十几家名庄,并且品尝了这些酒庄出品的所有的2010年的新酒,而几乎所有的酒庄对于2010年的天气状况都给予了绝对的肯定,甚至用完美来形容,整个夏天没有下雨,持续低温,葡萄糖分更高、更浓郁,酒精度、酸度和单宁也相应略高。

    通过交谈,几乎所有的酒庄都确信来自中国的购买力是近年来名庄酒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但其中的隐患恰恰是波尔多人几百年来努力避免的:波尔多葡萄酒之所以能屹立不败,关键在于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通过配额的调控,力求让产品能均匀地分配到世界各个主要市场,而对于新兴的市场,甚至不惜低价销售,这样即使哪个市场出现异常或者衰落,也不致于会导致总体销售的崩盘,可是,现在种种迹象表明,随着中国市场名庄酒价格的暴涨,来自世界各地的名庄酒正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流入中国大陆,其中有些酒庄还预测五大名庄中95%的产量都流入中国,或者在流入中国的路上。

    这种矛盾的心态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决不能降低传统欧美市场的配额,另一方面又期待来自中国新一轮的领涨,而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因素占主导,2010年期酒价格都会继续坚挺,居高难下。

    影响期酒价格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期酒投资者能大发横财,原因在于中国资本的炒作,这已经是业内确认的事实,由于名庄酒的产量有限,销售额相对也不大,所以只要有部分本来炒楼炒股的资金进入,价格翻个几倍是不难想象的事情,至于其中是否存在泡沫,或者泡沫究竟有多大,那就另当别论了。

    名庄酒盘子小,故此,资本的炒作是影响价格的首要因素,除此之外,另一个传统的重要因素就是分数,当然,最主要的是罗伯特•帕克的分数,正常来说,波尔多酒庄会耐心地等待帕克给分后,再正式对外开盘报价。

    今年也是在5月3日,帕克公布分数后,有些酒庄就已经开始期酒的报价,我最先收到的是力士金和佳得美两个酒庄。

    查询帕克的分数很简单,他的同名网站会第一时间公布,波尔多指数网站(bordeauxindex.com)还专门有中文版,不仅有分数,还有参考价格。

    帕克在5月3日公布了他的评分,对于2010年期酒的总体评价是:酒精高,口味清新,pH值较低且单宁丰富,人们对该年份葡萄酒的热度将“经久不衰”,而2010年、2009年以及2005年这3个年份也许会成为他一生品尝过的波尔多红酒中最伟大的年份。

    第一轮的评分,有9个酒庄有机会获得满分,它们是:Ausone 98-100,Beausejour Duffau Lagarosse 96-100,奥比昂 98-100,克里奈教堂(L'Eglise Clinet) 96-100,拉菲 (98-100),拉图 (98-100),木桐 (97-100),柏图斯(Petrus) (98-100)以及庞特酒庄(Pontet Canet) (96-100)。

    有了帕克的分数,现在酒庄就会陆续报价,正式销售期酒,目前的情况比预期的要好,价格与09年基本相同,部分酒品涨了10%左右,但产量普遍下降了20%,也体现酒庄充分保障经纪人及其第一轮购买者利益的传统习惯。

    期酒投资应注意的事项

    期酒的盘子不大,以拉菲为例,在天价的2009年份的期酒,开盘450欧元每瓶,产量约30万瓶,总的金额也就是1.35亿欧元,由于优先供应的是传统市场(欧美),实际上给到亚洲市场的配额不会超过1/3,折4500万欧元的总额,故此,这几年中国炒家一出手,马上价格飞涨,许多名庄酒已经成为纯粹的投资品,我在玛歌庄访问的时候,总经理Paul就问我:“中国人买那么多的拉菲,真的都喝吗?”在他看来,光炒不喝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Eric在波尔多数次宴请我,其中一次是在旗下的斯萨克酒庄(Ch. Cissac),与拉菲庄接壤,有非常美丽气派的后花园,在反复地讨论期酒投资问题中,我也发现虽然历史上看,期酒的投资基本上稳赚不赔,但实际的操作中,却有许多潜在的隐患,囿于篇幅,无法细述,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①经纪人和酒商因素:很现实地说,国内的投资人要向拥有配额的经纪人拿到第一手的货源,可能性不是很大,能拿到二级或者三级的价格已经不错了,况且经纪人与酒商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划分,酒庄也不会公布经纪人的身份,所以如果某酒商说自己拥有某某名庄的配额,是无从查证的,那么国内的投资人并不知道自己拿到的期酒实际上隔了几道手,一方面价格未必合理,另一方面如果几经转手之后中间某环节出了问题,就可能难以解决,甚至血本无归。

    经纪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传承了几百年,有些是父传子,子传孙,有些经纪人有正规公司,网站资料也琳琅满目,货品应有皆有,可实际上却是孤家寡人,公司连一个员工也没有,这种现象在波尔多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如果国内的投资人支付了定金或者货款,那个经纪人有突发事故,而又没有人出来承担责任的话,这里面的风险,读者们是可想而知的了。

    ②交易模式因素:酒庄开出期酒的价格后,经纪人就必须按自己的配额支付相应的定金(10%-20%),当然,经纪人加上自己的利润后也会向酒商收取10%-20%的定金,酒商加上自己的利润后再向投资者同样的比例收取定金,很明显,价格层层加码后,定金也相应增加,酒商当然不会向投资者出示原始的价格凭证,而波尔多的惯例,酒商收到定金后,开具给投资者的是一张自己签名的发票(Invoice),没有合同,请注意国外的发票都是公司或者个人自己设计并打印的,不需经过任何政府部门的批准与检验,如果国内的投资者无法确认这张发票的合法性与可靠性,那么付款之前,就要好好考虑后果问题了。

    ③帕克因素:期酒的付款程序是非常科学的,4月份品尝新酒后,帕克会给出初步的分数,根据分数,酒庄开盘,经纪人支付10%-20%的定金,其原因是,此时的新酒只是初具雏形,帕克只是凭经验推测其今后的发展,不可能完全准确,而实际上,经过陈酿,葡萄酒可能发生新的变化,可能更好,也可能退步,于是,7-8月份,经纪人可以通过再次的品尝,来确认酒质的变化,决定是否支付第二次的定金,就是30%-40%(加上第一次总共是50%),同样的道理,到了年底,还有机会决定是否支付余款(50%),而这期间,帕克也随时可能修改自己的评分,于是本来好象是稳赚不赔的期酒交易,有可能因为帕克对某款酒的低评,而价格出现下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3年的Château Montrose(玫瑰山庄),帕克初评96-100分,要知道如果出现100分的年份,价格会是普通年份的2-3倍,且供不应求,不愁销路,于是开盘后伦敦的交易价格是1000英镑/箱,可是帕克在同年的第二次评分时,定格为97分,马上价格下跌了20%,当然,也有帕克初评低分,尔后提高评分导致价格暴涨的例子,所以,投资者在碰到高分年份,例如2009年及2010年的时候,就要格外小心了。

    期酒基本上只能作投资用途,因为成品酒要等2年后才能上市,至于适饮期,可能还要再等10年以上,如果是想买来自己喝的,就建议不要在这方面浪费时间了。

    这次为期10天的波尔多之旅,通过与当地酒庄负责人、经纪人及酒商的多方沟通与讨论,认识到期酒交易这种古老的传统,将给来自中国的购买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投资机会,而且从历史的数据来看,总体而言是风险较小、回报稳定的,当然,前提是投资者要掌握可靠的渠道(经纪人或酒商),熟悉交易的文化传统、运作模式、支付条件、票据传递、风险控制、市场行情、换手时机以及可能出现的现货交割和仓储运输等等问题。